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典型的袋式除尘器由尘气室、净气室、滤袋、清灰装置、卸灰装置五部分组成。在除尘器中,袋式除尘器种类最多。滤袋厂家根据其特点为您讲解袋式除尘器的不同分类:
清灰是使袋式除尘器能长期持续工作的决定性要素。清灰的基本要求是从滤袋上迅速而均匀地剥落沉积的粉尘,同时通常又要求能保持一定的一次粉尘层,并且不损伤滤袋和消耗较少的动力。清灰方式的特征是袋式除尘器分类的主要依据。
袋式除尘器按清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动式、逆气流清灰式、脉冲喷吹式、气环反吹式及复合清灰式。
1.机械式振打
利用机械装置振打或摇动悬吊滤袋的框架,使滤袋产生振动而清落积灰。它包括人工振打、机械振打和高频振动等方式。
图1a是水平方向振打,通常在上部振打,也可在中部振打。图1b是垂直方向振打也可利用偏心轮高速旋转造成较高频率的振动得。前者清灰效果较好,但对滤袋(特别是袋口连接处)损坏较严重;后者清灰强度较弱,但对滤袋损害较轻。图1c是采用高频振动形式。也有将几种运动复合在一起的振动方式。图d是通过一个转动的偏心轴和摇杆的作用,使振动圆管左右往复地旋转运动,导致滤袋上下、左右摇动。
振动清灰时要求停止过滤,因而常常将除尘器分隔成若干袋室,顺次逐室清灰,以保持除尘器的连续运转。
机械清灰方式的机械结构简单,运转可靠,但清灰作用较弱,而且往往损伤滤袋。目前采用这种方式的越来越少。
2.逆气流清灰
逆气流清灰是利用与过滤气流相反的气流,使滤袋产生变形并使之产生振动而使粉尘层脱落。图2-2是一种逆气流清灰示意图。反向气流的作用只是引起附着于滤袋表面的粉尘脱落的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滤袋变形导致粉尘层脱落。
逆气流清灰也多采用分室工作制,利用阀门自动开闭,逐室地产生反向气流。
反向气流可由系统主风机供给,或由专设的反吸(吹)风机供给。
逆气流清灰在整个滤袋上的气流分布较均匀,振动不剧烈,对滤袋的损伤较小,但清灰作用较弱,因而允许的过滤风速较低。
某些逆气流清灰装置设有产生脉动作用的机械结构(如自动开、闭阀门),便可给反向气流以脉动作用,从而会增加清灰能力。若采用部分滤袋逐次清灰时,则不采用分室结构逆气流清灰有反吹风、反吸风及机械回转反吹几种方式。
3.脉冲喷吹清灰
将压缩空气在极短的时间内(不超过0.2s)高速喷入滤袋,同时诱导数倍于喷射气量的空气,使滤袋由袋口至底部产生急剧的膨胀和冲击振动,产生很强的清落积灰的作用。
在滤袋袋口大多装有引射器加强诱导作用,也有不装引射器,直接利用袋口起引射作用根据脉冲喷吹气流与净化气流前方向异同,有逆喷与顺喷两种方式。逆喷式为两股气流方向相反,净化后的气流由袋口排出;顺喷式为两股气流方向一致,净化后的气流由滤袋底部排出喷吹时,因为是依次逐排地对滤袋清灰,而且喷吹时间很短,被清灰的滤袋虽然不起过滤作用,但其占总滤袋的比例很小,几乎可以将过滤看作是连续的,因此通常不采取分室结脉冲喷吹清灰作用很强,而且其强度和频率都可以调节,清灰效果很好,可以允许采用较高过滤风速。
脉冲喷吹清灰也有作成分室结构,称作气箱脉冲喷吹。其特点是将滤袋分成若干组,将滤袋上方的净气箱按各组分隔形成分室。袋口不设引射器。清灰时,关闭排气口阀门,从侧向分室喷射脉冲气流,气流从分室进入滤袋,达到清灰目的,清灰按室顺序逐步进行。
4.喷嘴反吹清灰
一个带狭缝的圆环或平板喷嘴设置在滤袋的外侧与高压风机管道相接。喷嘴贴近滤袋的表面作上下或左右往复运动,由其上正对滤布表面的狭缝喷出高速气流,清除附着于滤袋内侧的粉尘层。此时滤袋的其余部分仍处于全负荷运行中,这种清灰方式可使除尘器保持连续运行。
喷嘴反向射流的清灰能力较强,因此,允许采用较高的过滤风速。但其清灰装置较复杂,费用高,且容易损伤滤袋。
1.圆袋
大多数袋式除尘器都采用圆形滤袋。圆袋受力均匀,支撑骨架及连接简单,清灰所需动力较小,检查维护方便。
圆形滤袋直径通常采用120~300mm。袋长2~0m。袋径过小,气流的流动受影响;过大则受滤料幅宽和加工制作的限制。增加滤袋长度,可节约占地面积,但过长会影响脉冲喷吹式、机械回转反吹袋式除尘器清灰效果,同时,也会增加滤袋顶部的张力,使该处易于破损。
2.扁袋
扁袋通常呈平板形,一般宽约0.5~1.5m,长约1~2m,厚度以及滤袋间距为25~50m。扁袋内部设有骨架(或弹簧)支撑。
扁袋布置紧凑,可在同样体积空间布置较多的过滤面积,一般能节约空间20%~40%。但扁袋结构较复杂,制作要求较高,滤袋之间易被粉尘堵塞。
1.外滤式含尘气体由滤袋外侧向滤袋内侧流动,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外滤式可采用圆袋或扁袋,袋内需设置骨架,以防滤袋被吸瘪。脉冲喷吹,高压气流反吹等清灰方式多用外滤式。
2.内滤式含尘气体由滤袋内侧向滤袋外侧流动,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内侧表面。内滤式多用于圆袋、机械振打、逆气流、气环反吹等清灰方式多用内滤式。
内滤式因滤袋外侧是清洁气体,当被过滤气体无毒且温度不高时,可以在不停机情况下进入袋室内检修,且一般不需支撑骨架。内滤式圆袋的袋口气流速度较大,若气流中含有粗颗粒粉尘,则会严重磨损滤袋。
1.吸出式(负压式)除尘器设在风机负压段,除尘器内空气被风机吸出形成负压。
吸出式除尘器必须采取密闭结构。风机吸入的是净后的气体,因而风机叶轮的磨损较小,并且不易发生因附着粉尘而产生的喘振等类事故,当用于处理高温度、有毒性的气体时,除尘器本身也易于采取保温及防护措施。
2.压入式(正压式)除尘器设在风机正压段,含尘气流经风机压人除尘器,使除尘器在正压下工作。
压入式除尘器净化后的气体可直接排到大气中,净气则不需采用密封结构,构造简单,节省管道,造价较吸入式低20%~30%。但因含尘气体通过风机,风机叶片磨损较大。当粉尘腐蚀性和附着性都较强或含尘浓度大于3gm3时不宜采用。对于处理高湿和有毒气体较不利。
1、上进风含尘气流从袋室上部进入除尘器,粉尘沉降方向与气流流动方向一致,有利于粉尘沉降。但是滤袋需设置上、下两块花板,结构较复杂,且不易调节滤袋张力。
2.下进风含尘气流从滤袋室底部或灰斗上部进入除尘器。这种除尘器结构较简单,但是在袋室中气流是自下而上,与清落粉尘的沉降方向相反,容易使粉尘重返滤袋表面,影响清灰效果,并增加设备阻力。
国家标准GB67191986对袋式除尘器的命名做了规定,其基本原则是以袋式除尘器的清灰类型和代表性的结构特征相结合来命名。我们以分室结构类袋式除尘器命名示例